這份公函是以羅馬拼音顯現阿美族語,找來族語教員和部落頭子一同研究公函書寫法,鄉公所響應政策推行族語 翻譯專心值得必定。但如果有一天,攸關人民權力義務的地盤徵收公文以全族語撰寫,部落耆老看不懂羅馬拼音,年輕原住民朋友也讀不懂公文,但公文具法律效力,是否會出問題?
另在國度語言成長法草案公聽會中,有整體爭取成立台語委員會、由公視設立台語電視台,文化部回應會積極鞭策。這些訴求,符合民進黨向來 翻譯主張,其實不不測,但明顯已把推行台語和搶救瀕危語言混為一談 翻譯社
此次民進黨在朝,再推國家語言立法,條則大多雖只是宣示性,也沒罰則,預感不至於對台灣的說話板塊有太大衝擊,但背後可能釀成的各類爭議,會不會反而獨尊主流說話、加快少數語言消滅?恐須重視。
可是民進黨當局鞭策國度語言立法,不只要搶救瀕危語言,相對強勢的台語、客語,甚至聽障人士使用的台灣手語都要入法,是否可能衍生未來本土語言「大者恆大」的效應?法案若要落實到基層,也可能衍生執行爭議 翻譯社
原住民族說話成長法已三讀經由過程;國度說話成長法草案也歷經屢次公聽會,草案行將送到行政院 翻譯社因在朝黨國會席次占優勢,國度說話成長法草案後續三讀通過,指日可待。
而在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中,把「台灣各固有族群利用之天然說話及台灣手語」列為國度說話,並指「黉舍教育得利用列國家說話為之」,文化部官員舉例,這代表用母語教數學不會被罰。要找會台語、客語的數學教員可能不難,但原居民語課程師資不足,且學生聽得懂母語數學嗎?
早在扁當局期間,二○○三年就曾推動要制定說話同等法,但因政治色彩過強未能成形,以後由文建會(現改為文化部)在二○○七年鞭策國度語言發展法,雖已淡化法條中的政治說話,最後仍因政黨輪番未能立法 翻譯社
受全球化和都市化影響,各國都面臨少數語言瀕危困境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把台灣 翻譯多種原住民語列為瀕危語言。國家語言發展法草案的立法初志,恰是但願保障台灣說話的多元性,急救這些行將消逝 翻譯原居民語。
舉例來說,在原住民族說話成長法經由過程以後,劃定原居民族地域鄉鎮市區公所得以利用族語書寫公函書,部門公所已發出漢原語並列公函,甚至花蓮縣光復鄉公所發出了阿美族語的「全族語公文書」,用來通知光復鄉原住民保留地權利人參加領取權力證書。
本文引用自: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339/2602412有關翻譯的問題歡迎諮詢天成翻譯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