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日中翻譯

「字」不再是「身」 化作山川水流

12/22~23 19:30 12/24 14:30

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

在舞者死後活動舒展的漢字,是迥殊選用的印刷體,而不再是行草三部曲中的書法翻譯改用印刷體,「是因為毛筆字我用很多了」,林懷民地點意的,已不是《行草》中永字八法反正撇捺的氣韻、《狂草》那不拘於形的暢快淋漓,而是空間,那在每一筆每一劃之間,直的、橫的、尖的、各式線條所構成的空間。影象設計周東彥將筆畫之間的空間轉變、拆解,逐漸讓可辨的文字成為非文字的抽象圖象,讓每一個筆畫彷彿都有著自力的意志,在空中恣意飛揚、交疊,最後化為宇宙的點點星塵。

嘉義縣表演藝術中間演藝廳

info 02-26298558

【完全內容請見《par表演藝術雜誌》2017年11月號;定閱par表演藝術電子版

【撰文/吳孟軒】

雲門舞集《關於島嶼》

11/24~25 19:45 11/26 14:45

11/28~12/2 19:45 12/2~3 14:45

林懷民曾說:「正如文字不克不及庖代舞蹈,舞蹈也不應遭到文字意義的牽制。我用了廿年的時候洗去腦中的文字,學會用動力,能量來講話。」回顧林懷民舞作中,與文字最為相幹的舞作莫過於二○○一至二○○五年的「行草三部曲」——《行草》、《松煙》(原名《行草 貳》,於二○一二年更名)與《狂草》。林懷民在《行草》以舞者的身體摹仿書法,在《松煙》以鬆沉的身體內蘊精力,探究中國字畫美學的留白與平淡,《狂草》則可謂雲門舞者的十年練劍,自一九九五年雲門以太極導引、內家拳法為首要的身體練習後,久經鍛鍊的舞者們便得已在《狂草》中,以氣引體,在凝煉與爆發之間,既暢快淋漓又細膩敏銳地讓「書不限於法,身不拘於形」翻譯

字可以小如星鬥,也會被放大到失真,比如那偌大的「麗」字吧,就猶如一個巨人倚坐在地板,從地面爬到背幕,當舞者昂揚地站在最上方「一」的末尾,彷彿就站在突出的小丘陵瞭望遠方,那一刻,機械印刷的字體竟滲出山川文人畫的味道。在機械裡產生「人」的有機,是林懷民的堅持:「這些畫面裡有許多機械在工作,但出來的成績不克不及有機器的感受,觀眾與舞者之間不要隔著一個機器翻譯」於是,人景之間,總在《關於島嶼》裡彼此印襯,有著寧靜山川的悠遠,也存在山崩地裂的震懾:一個個文字落石從空中轟然墜落,舞者在地面被擊沉、滾落與翻騰,文字與身體,成了被支解的山林與肉塊,在山崩中一同碎解成骸翻譯「我們都稱這段為九二一。」在影像的魔幻與詩意裡,墜落的屍字猶如山的屍身,隱晦地指向台灣自現代化社會開辟以來,人們對山、對河道、對自然貪心的褫奪。

12/16 19:30 12/17 14:30

事實上,從林懷民描寫三年前的舞作《微塵》,即可窺見他看待身體的轉變:「全部傳統肢體練習,已經內化成雲門舞者身體的動能。」他不再特殊去強調螺旋、擰轉、圓弧、曲線的動作,或是太極扶引與拳術的身法架勢,但雲門舞者與地板的連結、安靜專注的意念、沉穩綿長的氣味,卻仍然在那裡:「你會發現這裡頭沒有程式化的動作,因為已不再是動作符號性的問題,我們不需要做雲手或馬步,因為雲門的訓練已釀成舞者身體裡的天然,就不用再刻意強調特定的器材。」動作的解放讓舞者不再是字的化身,「人」的存在起頭有了空間:在《關於島嶼》裡,人與字,已是兩個獨立的主體。

於是,林懷民說:「我很歡樂本身在七十歲時,還做跟以前完全不一樣的作品。」人與字的關係的確紛歧樣了,但他心裏深處對台灣的關懷,其實沒變:「這個作品一入手下手叫美麗島,原本是要出現台灣的美,但編著編著竟成如許了,天成翻譯公司也不知道為什麼,可能是身體裡有些感受,就是強過你本來要他去的處所。」對峙、鬥毆、山崩、地裂,林懷民在舞作中包括台灣「盛產的颱風地震和內鬥」,他其實沒法忽視這些,因為「我想起台灣天成翻譯公司就沒輒」 。

林懷民說:「我很喜悅自己在七十歲時,還做跟之前完全紛歧樣的作品。」 (許斌/攝)
林懷民說:「天成翻譯公司很愉快本身在七十歲時,還做跟以前完全紛歧樣的作品。」 (許斌/攝)
舞者滲出了「人」味 新一代的島民群像

但是,文字的魔障並不易走出,跳脫了說話文法意義故事,還有字型筆觸墨跡氣韻翻譯林懷民從一九七○年月的《白蛇傳》、《薪傳》最先,用了廿年洗去文字所承載的敘事性,讓身體從文句意義和腳色故事的轉譯,成為了墨色的濃淡、行筆的走勢與氣韻的流轉。從字義到字意,林懷民展開了文字與身體之間多重條理的映照關係,卻也始終將身體環繞著「字」。身體在「行草三部曲」中無疑是物資性的,在台上的雲門舞者,老是如雲如風如河如水如墨,而不見其七情六慾、階層性別與生命故事,他們總是向內通知,也鮮少對望,翻譯公司有時乃至思疑他們是否是「人」,還是更接近某種氣流或嵐霧翻譯

台北 國度戲劇院

跟著蔣勳低落的嗓音, 劉克襄、簡媜、楊牧、黃春明、陳育虹等台灣作家一行行的詩句,徐徐地在空白的投影背幕中浮現,時快時慢,如長軸畫般悠悠捲動翻譯影象中因排版所產生的字句間距,時而停留,時而流利,仿佛詩人的呼吸與語氣,也如劇場中被舞者的移動所拉開又聚合的空間。舞者們在舞台上行走,在詩之間行走,「走路一向是最難的事情」,那放鬆而不滯怠的身體、活動而不暴躁的氣味,老是劇場裡最難的根基功,「在舞台上愈沒有器材做的時刻就愈難題,怎麼走得有力量又不抑郁,天成翻譯公司們試了良多種走法。」於是,光是走路,就讓曾被《芝加哥太陽報》稱為「仿佛超人」的雲門舞者,反覆磨了大個把月,因為林懷民要舞者用走路走出文字的閑暇,走出詩句的留白,得細究每一吋重心在腳掌與腳指的移轉,用程序織出空間中每分的轉變。

而後,雲門又過了一輪歲月,經歷《花語》、《聽河》、《屋漏痕》、《若是沒有你》、《稻禾》、《白水》、《微塵》數個舞作,倒是在《關於島嶼》裡,出現在雲門舞作裡少見的動作:舞者們將手牽起,一同踏著類似原居民跳舞的舞步;舞者們膝蓋微屈,以回彈的動力甩盪臂膀;舞者們圍坐成半圈,圈內的兩人互視,其中一人衝向前去,兩人僅僅藉由軀幹的相互抵抗,給予彼此重心移動;舞者們如獸般扭打;舞者們如常地行走。在這些動作裡,舞者已不再是「行草三部曲」中的書法墨跡與行筆留痕,而滲出了「人」味,更準確的說,是集體的「人」所組成的島民群像翻譯



本文引用自: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040/2794055有關各國語文翻譯公證的問題歡迎諮詢天成翻譯公司02-77260931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翻譯社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evansq400fq3 的頭像
    evansq400fq3

    evansq400fq3@outlook.com

    evansq400fq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